電話/LINE ID: 0919460968 請多利用Line聯絡 FB: 何名傳
忙了好多天~
終於结束這次 美工任務了。
相信又有幾位文物商販,
又要跳腳啦。
看到這個大瓶蓋招牌……
是否讓您想喝黑松汽水……
說真的 !
自已都忘了上次喝,是民國幾年?
哈哈!繼續!
朝下一個工作目標前進
#消失的行業手繪鐵板畫
#早已經被電腦噴畫取代
點擊在新視窗中瀏覽此圖片
台灣第一台消防車複製
原先客戶只想要打造外觀
比照設計師提供的黑白照片外型
沒想到,我竟然連裡面機器功能都完成
做到兩人互相手壓施力,還真的能噴水
實在讓他們太驚訝了
高興之餘,竟然包了一個大紅包
收藏也要長知識:
1894中日甲午戰爭後,
明治28年(1895年)
臺灣進入日本時代。
明治29年(1896年),臺北成立私立的消防組。
明治35年(1902年),成立官設的「臺北消防組」,
此為臺灣第一個官辦的消防機關。「
臺北消防組」的設置地點即今
「城中消防隊」之所在地。
最早的消防車,就是離阿卡,手推車
載著一個大水桶,裡面裝設二個並聯式
水泵,左右輪流加壓之後,水桶內部的水
會輪流被手壓泵集中後,自導管內
向外高壓射出,達到滅火的消防功能
#複製打造台灣第一台消防車
#不要懷疑我真的做到能噴水
點擊在新視窗中瀏覽此圖片
台灣之光 ! 黑方巧克力……
世界巧克力大賽的常勝軍
多年前委托咱們打造、一台百貨公司的 專櫃,企業形象 情境佈置三輪車。
可以說是咱們做過的(倒騎三輪車系列)
最講究細節的一部作品車,印象中……
董座載董娘、多次親赴現場,來與咱們討論細節……
從帆布的挑選、車縫線的針法、廣告LOGO字體描金……
車身烤黑,木板染黑……
每一道工法、細節講究、至今還是印象深刻。
前幾天台北拍戲時,突然收到董娘訊息、因為百貨公司櫃位重新設計,要把這台車送咱們收藏……真的樂壞了。
安排星期五下班後、馬上去台北載回……
日後再好好整修、期待恢復昔日風采。
#感恩客戶定做經典作品回贈
#好的經典作品值得終身典藏
點擊在新視窗中瀏覽此圖片
結束了今天通告,美容師的春酒/表揚大會
數百位 俊男/美女 在台北的年度盛會
個個精心打扮,拿出看家本領,大PK
全把自己最好/最美的一面呈現出來
無疑 ! 今天的通告,讓人賞心悦目 。
傷腦筋的事,下午4點就結束了,收工
咱們貨車太小了,竟然多浪費二個鐘頭~
分解道具上貨車。
點擊在新視窗中瀏覽此圖片
不要以為我被三台牛車綁架
整個禮拜,啥事都幹不了……
錯! 錯! 錯! 交叉施工照樣順利完工。
台灣唯一服役中的平溪落地式,
古董圓郵筒,手工板金複製
再造/順利噴漆完工。明天終於可以放假一天,
星期一業主可以來載走了…、
咱們感覺設計師指定這顏色怪怪,
管他的、人家喜歡就好
提前完工,繼續交叉抽空整理小火車也順利
完成大半了,和小香魚上漁港試車,
溜達一下。
點擊在新視窗中瀏覽此圖片
收藏也要長知識 ):
黃包車(人力車)的由來~
1873年~來自日本的法國商人 米拉(Menard)
將日本人力車引進到上海,
得到法租界的同意。
公董局決定發放牌照,收取税收的方式来管理。
1874年米拉在上海租界,正式成立了公司。
到了年底,上海已經有十家人力車公司成立,
車輛達到將近一千辆,做為營業用人力車。
到了1914年,上海公共租界已近萬輛的人力車。
爾後……
因為安全因素、政府規定營業車、必須漆上黃色。
因此……
在上海公共租界大多市民都稱為黃包車。
但是很多地方因為是日本人引進、大多叫東洋車。
台灣則稱人力車、是明治時期、由日本人引進。
到了1942年、日本人又引進三輪車 做為營業用車。
台灣光復後、幾乎陸續的被淘汰。
後來、裕隆成立……
三輪車、也都被強制淘汰。
車伕大多被輔導、考照。
改開計程車了。
咱們應該可說~、目前台灣唯一還在手作。
海內外各地區、各時期的人力車。
作品: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KANO電影
民視 大愛 三立 電視 大遠百大食代系列
寶島時代村 湖口服務區 日本金閣寺人力車
宜蘭傳統藝術中心 台糖光復糖廠 南庄大戲院
點擊在新視窗中瀏覽此圖片
收藏也要長知識:
牛車曾經做為台灣主要的交通工具,
而今可以說都已經絕跡。
為了這次博覽會任務,
透過熱心車友提供買賣資訊,
甚至獲得車友相贈二台/共取得到六台,
但是年代久遠風吹雨淋日曬木製部分已粉化,
鐵部分已嚴重鏽壞,
不過還是謝謝車友們的熱心幫忙與相贈
謝謝您們!
這次任務勉強分解重組出二台,
都是雲嘉南的南部牛車。
今天很意外收進第七台是本地的客家牛車,
還懸掛著苗栗縣牛車牌照。
桃竹苗的客家牛車和南部真的差異很大,
我也是頭一次碰到,為了完整重建修復它,
我上網找牛車資料。
意外的看到 民視台灣演義~
當年到竹南專訪/找我拍的 台灣車史
紀錄片(共4集之1)
這一集主要是介紹 牛車和鐵馬的故事。
其中主持人口誤,
把早期腳踏車的車架是用銅焊/講成銅做,
哈!哈!當時還被玩家當笑話,
我也挺不好意思。
貼上影片讓喜歡老車的看看…    
點擊在新視窗中瀏覽此圖片
有關台灣清朝百年水車/水蜘蛛主要是用竹、木結構。
因此自古以來,都是採用竹筒,做為水杓集水用。
新鮮的竹子有豐富的澱粉和遊離糖,容易有蛀蟲寄生,
除了內部被啃食之外也易腐爛,因此生火碳化殺菌和高溫殺蟲,
是延長竹管使用期限的最佳方式。
當然啊!學員來學習竹管碳化過程....在體驗燃燒柴火的同時....
就這麼的把台灣庶民美食台農57號蕃薯也一起烤熟了。
百年水車學習複製體驗課程之一
體驗竹管水杓碳化
點擊在新視窗中瀏覽此圖片
又得獎了!
這一次是微電影紀錄片,
一大早搭火車上台北領獎去。
自己班導師/李宜珊導演的電影,
全程在竹南/頭份拍攝,我們提供道具支援,
得到這一屆金馬獎的最佳 劇情短片、最高榮譽。
名師出高徒、所以跟對人也是很重要…
小香魚和同學自編自導的眷村外省老兵紀錄片,
以片名 :  飄洋過海
得到、 中華祖父母關懷協會,
全國微電影大賽,佳作。
很高興、繼多次攝影作品得獎之後,電影方面再次受到肯定,
相信畢業後能直接投入戰場,好好發揮。

點擊在新視窗中瀏覽此圖片
分頁: 1/367 第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頁 最後頁 [ 顯示模式: 摘要 | 清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