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LINE ID: 0919460968 請多利用Line聯絡 FB: 何名傳
又是大型情境佈置會場,滿滿歐霸整車道具。
表訂早上凌晨4~5點進場
10點以前完成佈置。
趕在午宴來賓進場前,完成任務。
去年日本京都文化季的情境道具。
首次轉戰台北漢來五星級大飯店
為這一場婚禮通告,滿腦子都一直在想如何快速進行。
尤其在數百公斤的鳥居,以往都是4~5位壯丁協力完成。
這一次改用現場架設龍門架,用吊猴鍊安全完成。
紀錄一下,日本和式風情境佈置,工作紀錄。
點擊在新視窗中瀏覽此圖片
咱們一直對笨重的石臼
跑了二十餘年通告,漸漸感覺到,心有餘而力不足,上百公斤實在太重了。
後來我買了一段桃花心木的粗樹幹,卻是遲遲找不到有大直徑木工車床的工坊幫忙加工
,能幫忙加工的陳師傅又生病了,好長一段時間沒聯絡。
早上友人突然來訪時說,木工陳師傅已經往生了。
想說這下子更難找到人幫忙加工,結果當下網路就出現有一座古董木臼要送人
,我馬上聯絡主人說明來意,想取得當作道具使用,絕非轉售圖利。
就這麼的....咱們終於有了木製的木臼了,以後跑搗麻糬的通告,不用再搬著笨重的石臼
,有較輕鬆的木臼可以取代了。
非常感謝天濟宮的楊師傅,拒絕了親友索取,執意把木臼贈送給咱們當道具,繼續傳承下去
點擊在新視窗中瀏覽此圖片
咱們一直對笨重的石臼
跑了二十餘年通告,漸漸感覺到,心有餘而力不足,上百公斤實在太重了。
後來我買了一段桃花心木的粗樹幹,卻是遲遲找不到有大直徑木工車床的工坊幫忙加工
,能幫忙加工的陳師傅又生病了,好長一段時間沒聯絡。
早上友人突然來訪時說,木工陳師傅已經往生了。
想說這下子更難找到人幫忙加工,結果當下網路就出現有一座古董木臼要送人,
我馬上聯絡主人說明來意,想取得當作道具使用,絕非轉售圖利。
就這麼的....咱們終於有了木製的木臼了,以後跑搗麻糬的通告,
不用再搬著笨重的石臼,有較輕鬆的木臼可以取代了。
非常感謝天濟宮的楊師傅,拒絕了親友索取,執意把木臼贈送給咱們當道具,繼續傳承下去。
點擊在新視窗中瀏覽此圖片
XX文物館,要複製傳統三輪車二輛。
似乎很擔心咱們的製造功力。
公部門主管要求,必須提供全車各部位尺寸(驗收比對用)。
同時要求提供製造時的工作照片。
用來證明,確實是咱們在台灣客製化打造。
保證不是大陸採購回台灣交差。
哈!使命必達....
近二十年來,可以說全台灣打造傳統三輪車。
咱們絕對是第一名的啦  !
安啦! 只有你想不到.....
沒有咱們做不到的。
點擊在新視窗中瀏覽此圖片
我猜想...
咱們這個日本時代印章木盒子
外表色澤看起來古色古香,懷舊味道十足。
加上盒蓋烙印,台灣總督府的火烙銅章,
給人感覺,似乎很值錢。
通告結束徹場收工時,一個不留神,
入庫清點道具時,就不見了
哈!被雅賊當做天價寶貝文物
當場幹走了!
點擊在新視窗中瀏覽此圖片
客戶生意太好……
咱們的特色三輪車……
讓媒體一報……
網絡一宣傳、他的生意就一直來!
拜託咱們趕工加碼再造三台車、
擴大區域……用團隊精神、
一起拼經濟、
有錢一起賺。
送貨去了……
點擊在新視窗中瀏覽此圖片
半夜設計師傳回的MV……
剛剛上映了……
旺福與7-11統一糙米漿的合作音樂MV。
咱們臨時接到這通告時……
全體動員、足足忙了三個工作天、全力趕工…………
點擊在新視窗中瀏覽此圖片
南港徹場通告是
星期一早上07點至11點前。
台北101世貿這邊,通知18點以後才能開始徹場....
多虧小香魚昨天調班支援,從昨晚小火車,一直忙到今天的兩場徹場。
見識一下,上百單位同時進場拆除的驚人速度。
見證一下,另類台灣奇蹟。
昨晚小火車暴雨天徹場
搞到快天亮,馬上轉戰天龍國
紀錄一下,又是忙碌的一天。
點擊在新視窗中瀏覽此圖片
今天的通告,來場聽覺饗宴
鄧雨賢音樂盛會 記者會
原先表訂九點到達會場,
因此計畫七點出門
咱們五點多就起來準備
結果到達會場才七點四十五分
哈.....原來鄧雨賢音樂文化公園
距離才27公里而已
新竹縣文化局的
8/3,8/11的二場鄧雨賢音樂會
於今天記者會,正式對外公開宣傳
相當棒的一場戶外音樂通告
沒有保密協定,反而要幫忙宣傳
一起來參與這二場音樂盛會
其中鄧雨賢的家族第三代與第四代都出席這場盛會,
當然很高興,能認識這氣質非凡的音樂世家朋友
跑通告也有要長知識:
台灣歌謠之父 鄧雨賢
1906年出生桃園龍潭平鎮之間
祖輩曾出,一門三秀才可謂書香世家
父鄧盛猶,任職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漢文教師。
1908年鄧雨賢3歲時隨其父遷居臺北
1914年就讀艋舺第一公學校
1920年15歲時進入臺北師範學校就學
1925年任職臺北大稻埕日新公學校
1926年21歲,與鍾有妹結婚。
1929年遠渡日本學習作曲。
1932年江添壽在大稻埕成立文聲曲盤公司
邀請鄧雨賢加入該公司,創作了《大稻埕行進曲》
1933年加入古倫美亞唱片,任專職作曲
同年,鄧雨賢創作了望春風,月夜愁等歌曲。
日治時代末期望春風、雨夜花、月夜愁等歌
被強迫改編成日本軍歌
因此鄧雨賢受到嚴重打擊,內心極為憤怒
1940年辭去工作,遷居芎林公學校任教。
1942年因時勢改和名東田曉雨。
1944年6月日本戰敗前夕,鄧雨賢因心肺疾病去世。
鄧雨賢有子四人、女一人、孫十二人
長子鄧仁輔(1927年-2013年)
次子鄧仁侃(1931年10月23日-2017年)
三子鄧宰輔(1941年5月31日生,居於美國)
四子鄧健作(1944年鄧雨賢逝世後出生)
長女鄧富美惠(1936年生,1939年因痢疾逝世)
孫鄧泰成、鄧泰超(臺灣鄧雨賢音樂文化協會理事長)
#原來芎林有這麼漂亮的音樂公園
#鄧雨賢的作品一直都是我的最愛
點擊在新視窗中瀏覽此圖片
分頁: 1/373 第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頁 最後頁 [ 顯示模式: 摘要 | 清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