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在新視窗中瀏覽此圖片
前天,贵阳杂技团退休的舞狮艺人杨金环,推着一辆清末的老自行车来到朝阳区文化馆。“
搁你们这儿吧,给你们展览用,搁多少年都行。
”就这样,把车“献”给了馆里,为该馆自1999年就开始的老物件收藏,又增添了一件宝贝。

  杨金环的这辆车是1989年时从一位老邻居手里花120元人民币外加100美元买来的。
“那老邻居说,这车是他祖父在清末时用15袋洋面换来的。
”细看这辆老车,铁制架构,前轮略小,上有一个木制托架,后轮略大,脚蹬、车灯、车铃等零部件均保存完好。
“那会儿技术不发达,这车你骑着往前蹬,它就往前走,往后蹬,它就往后走,原地一点也站不住。
”除此之外,杨先生还带来了另一件藏品、一辆二战时期日本原装福田牌自行车。
这车“二八”圈口,重约20公斤,是他去年年初用三辆老“凤头”自行车换的。
杨先生从小喜欢自行车,先后收藏过10余辆,这两辆车是他目前手里最有历史价值的。

  朝阳文化馆的老物件收藏已经进行了近10年,水憋子、荡荡布、煤油炉、戏匣子……已经有4000余件人们用过、见过的生活老物件入藏该馆。
收藏渠道主要由社区居民赠送,其中也不乏散文大师张中行等名人来赠送。
此外,还有数十位废品收购人员,坚持几年把稀奇古怪的东西送来鉴定。
如果馆里要,他们就首先卖给文化馆。
文化馆相关工作人员说:“这些老物件除了平时摆放在馆内各个地方展览外,每年还举办专门展览,帮助人们找回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生活变化的印迹。”
(通讯员张佳节记者李洋)

   (本文来源:北京日报 )
點擊在新視窗中瀏覽此圖片

德国艺术家将最古老的自行车骑上南京路。新民网记者陆俊彦 南京路现场回传

  头戴高筒礼帽,手戴白手套,9月15日11时,十位德国高轮自行车团的艺术家们将世界上最早的自行车――高轮自行车,骑上了上海街头。

  记者看到,这高轮自行车前轮高大,直径约为一米,而后轮很小。一般人看到这样的自行车还真不敢骑,但这十位自行车高手,轻松自如地就骑了上去。而且他们还分成两排,边骑边玩特技,形成高轮自行车方阵通过南京路步行街。

  到了世纪广场上,艺术家们随意把玩着这个“高大奇怪的家伙”,表演“离手、转圈、单轮、静立、跳跃”等动作。一些游客也在艺术家们的帮助下兴致勃勃登上高轮自行车“过把瘾”。

  据了解,高轮自行车是世界上最早的自行车,在18世纪的德国以及欧洲的贵族中很流行,这种自行车因前轮高大,骑车时比较危险,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否则很容易跌落。(记者陆俊彦)
站长好,
  我也是老式28自行车的爱好者。
不知现在销售到台湾的全新28车的质量怎么样,
现在在大陆销售的全新品,电镀质量十分差劲
點擊在新視窗中瀏覽此圖片
前些日子收到國立聯合大學的苗栗縣文化創意產業調查 信函~
把調查表放一邊~也沒當回事~
後來!又收到電話的訪問!!
我想~我們的縣長!!可能要把苗栗縣的文化創意推廣了吧~
說真的!!還真期待~苗栗!文化 沙漠!能早日開花~
今天~就收到~台灣經濟研究院與國立聯合大學的禮卷
便利商店的禮卷~沒多少錢~
但是!感覺!不錯~挺有意思的~
翻新~整理中的中國第一台民用摩托車 是機踏車
這一台~是中國十大經典摩托車 排名前三的
機踏車~也是中國第一台自製的民用摩托車
好朋友 的 德國親戚 來台~
專程介紹到我們店來玩~
看到滿屋的破銅爛鐵~
我想對方應該~
除了!驚訝~還是驚訝~~~
太不可思議~高科技的寶島
還存在!如此~落後的產業~
哈~
有機會!!可以麻煩他們夫妻~幫忙買些
德國古董腳踏車的小零件!!
是我於拍賣網站~ x x  富士霸王的車主的 討辯論
我全數~轉移給到自家網站~給大家參考~分享~一起研究~
先說明~
全新的~上星期!被全買走~
只剩一個~樣品
紙封~還有~沒用過
點擊在新視窗中瀏覽此圖片
還有一個舊的~適合當文物~或是收藏用
把照片拍給您看~
杯內白部份影2鏽斑
杯外~綠色有一鏽斑
看看吧~
沒有問題!就可以買~
因為!!沒啥錢賺~惹一身~就麻煩!!
謝謝您
點擊在新視窗中瀏覽此圖片
點擊在新視窗中瀏覽此圖片
今天!整理 我這雜亂的 辦公桌
順便把我收藏的的各式各樣 文獻資料 拍一下
給大家看一下~
因為數量太多~我都賣出快20年~還保留這麼多~
其中!還包括車展期間!各前輩提供 支援的 古董腳踏車 相關資料!
日本時代 醬菜車 把手推輪胎組 改裝
今天~把原先腳踏車 武車用 的加重胎改裝
原先  輪胎 26 x 1 3/8 改成 26 x 2 的加大
點擊在新視窗中瀏覽此圖片
點擊在新視窗中瀏覽此圖片
分頁: 246/372 第一頁 上頁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下頁 最後頁 [ 顯示模式: 摘要 | 清單 ]